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

我的日常:團隊

一個人,一人團,學著跟自己合作,做好一件事,要想想過程,及細節。做錯了,重新思考錯在那裡,人生都是在嚐試,從錯誤中學習成長。

二個人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總是說,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。我們都在學習成長,從探討、妥協、合作完成工作,把不同意見妥協中取得平衡點,當二個人互相信任,合作才能「合作無間」。

三個人,其中一位一定是基層管理者,雖然是一團體但分成四部分來看!假設你我他三個人,你是管理者、我是本人、他是第三者。
1、你、我、他是一個團體,2、你和我是一個團體,3、你跟他又是一個團體,4、我和他是平等地位是一個團體,每一團體的合作方式不一樣,話題內容不一樣,處理事情的看法不一樣,做事的方式不一樣。

團體如何抱團生存,取決於自己想法與目的,假設:單純是為了工作,而對方也是的話,那麼我與他要相互合作,來完成工作,其中一個人有不同想法時,這個合作條件就不存在。

你與我的關係是上下級,是親密關係,假設工作沒做好,對你來說是缺失,這個關係好不好這看雙方協議,這其中有三種關係!
你是管理者,你的目的明確,以升官求表現,那麼我有二種方式對待你。一種是把事做好,什麼事都必須求得你同意,事事順你意來做事,而我自己的想法也是求好過日子,你升官我也會有幾會上位。
另外我是求實務,該做的事情一定做好,該照程序就照做,怎麼完成依當下事情變化而做,不做違法的事,終於自己!結果是我是勞工,升官跟我沒有關係。

我和他同是勞工階級,各作各的關係,也可以密切合作,這跟個人想法及環境有關,單與想法來說,一種是合作,另一個叫自掃門前雪。
合作有深度合作,有目的合作,有需要時才合作,在這種複雜的關係,是怎麼達成的,這是看個人表現出來的態度行為,那麼該是信任呢?還是應付了事,表面功夫做一做,不深入交往。
當環境關係存在時,你、我和他是派遣人員,而有顧主時,只有一種方式對待,就是抱團合作。也有一個例外,你跟顧主抱團,我和他抱團!
這種職場生存法則永遠不變,在台灣已成文化,我們叫做「人際關係學」。

如何分辨是該合作還是另外對待,一般來說是靠對方想法、對方企圖心、對方做事行為表現、對方與上級關係表現,從重重因素分析,決定我對待對方的態度,當然也跟自己本心有關。
通常依照本心做事的人,社會通常稱之為「善良、老實」,而在職場上此種人很難有機會上位,因為他們的企圖心著重在做實事,不求目的。
而有企圖心的人,我稱之為「識時務者」,我們很多時後會說:他很有眼光。意思是這個人很會見風轉舵,跟牆頭草是不一樣的,做事不擇手段解決問題,不會考慮是否合理、合法、公正,只要結果是好的就可以了。

團體合作做起來是跟本心有關,本心如何,有企圖心的人什麼事都做,就是不吃虧。求實事的人什麼事該做,什麼事不該做會有所選擇,不會沒有底線。

與什樣的人合作完全依照自己的目的,而有所為有所不為者,比較難和有企圖心的人合作,會有很多理念違反自己原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