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0日 星期日

把員工往外推逼離職

 公司應該著重於留下員工,而不是把員工往外推。管理老化一直員工懈怠的主因,不思進取成為怨懟。


安靜離職退場,安靜蓬勃登場?


前陣子,「安靜離職」這個詞很夯。

意思就是:工作只做最低限度,不加班、不多問、不多做。不是偷懶,是覺得多做也沒用,努力不會被看見。

很多人是因為職場環境太老化,升遷卡住、制度死板,新想法還常被一句「規定就是這樣」給打回票。久而久之,大家就不想發聲,也只管自己份內的事。


但最近,我開始聽到另一個詞——「安靜蓬勃」。

它有點像「安靜離職」的反面:同樣不張揚,但不是放棄,而是默默成長、擴展人脈、照顧好自己的生活節奏。

簡單說,就是在職場裡低調但積極,保持自主權和心理安全感,讓自己慢慢變強。


差別在哪?

安靜離職:我不想多做。

安靜蓬勃:我只做對我有價值的事,而且會做好。


推動這種轉變的關鍵,其實跟 DEI(多元、多平等、共融)有關。

當公司讓員工覺得安全、能放心表達、不怕被笑或被打槍,那種氛圍會讓人更想投入。

因為說到底,人是需要被尊重和被看見的。


對個人來說,安靜蓬勃就是:先照顧好自己,建立專業、累積人脈,再慢慢去影響周圍的人。

對企業來說,就是要打造一個安全、包容、能讓人安心冒險的工作環境。

兩邊加起來,才會形成一種正向循環——員工幸福感高、公司生產力也上升。


所以啊,也許我們該讓「安靜離職」慢慢退場,讓「安靜蓬勃」成為新的職場日常。

因為低調,不代表沒有火花;安靜,也可以很有力量。


案例:

新時代保全員⋯

他上班中(單人工作),他有心儀的7-Eleven特價優惠時段⋯

被上級知道了。

你知道,擅離職守是不對的嗎?

員工說:那是我喜歡的,我一定要在這時段去買。


員工心裏工作是重要的相比於個人需求而言自己重要多了。

他自己想要的就是對的。


「多元、平等、共融」(Diversity, Equity, and Inclusion)的縮寫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